社会还是个人造成的?
by Yan
由于马加爵的事情,朋友们断断续续不少争论。焦点是:这种事情社会还是个人更应该反思的问题。我的倾向是社会。
我觉得中国社会里社会的作用强调不够。这几天看到的新闻,说:杜绝红包会让病人心不安。
孟先生(医院领导):。。。并不仅仅是医院存在收红包的现象,医生收红包是几百块钱,有些官员贪污受贿的数字何止这些,几千、几万都不止。我不否认个别医生拿过红包,但是医疗系统的主流还是好的。很多病人非要送红包,要是不收,病人家属反而觉得心里不放心。拿红包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如果现在马上就杜绝,病人会担心医生在手术时就不会很尽心。。。
真让人苦笑不得。尽心做手术这本是医生的职责,如果不尽心,常出事故,应当受到惩罚。但是现在惩治力度不够,风险全压在了病人个体身上,才会出现“病人非要送红包,要是不收,病人家属反而觉得心里不放心”的怪事情。联想到前一段时间另一个有关医疗体系的大新闻:四川某医院医生受生命威胁,医院只好给医生配保镖。这种紧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在一个制度不完善,没有法律保障的社会里,个人只好自己解决。不是委屈求全(送红包),就是挺而走险(报复)。要让矛盾双方坐下自省自己的错,然后解决,这太天真了。
唉!说这种东西太累了!不说了。
个人认为马加爵案并没有那么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他的杀人动机来自于他自身的病态人格。他的家境的确贫穷,但这不是他杀人的根本原因,因为社会和他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其贫穷而歧视他,被他杀死的三个人也都是家庭条件跟他差不多的贫困生。
关于马家爵案也许你是对的吧。但他的病态人格从哪里来?
这个事件已经发生,我讲的是事后必要的反省,如何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在这样的上下文里,我有更应该从社会的角度考虑的观点。
我的一些朋友的观点是,由个体自省及自我完善来避免。这我是完全不能赞同的。一方面那几个无辜被杀死的同学如何以此来逃脱杀身之祸?另外,一个人的人格是如何成型的,还不是由环境塑造?不要说什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已经假设了优良人格。
恩,是啊,的确应该从社会预防的角度反省,避免今后再发生这类悲剧。
可以参考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观点:
http://news.sina.com.cn/s/2004-04-14/04452296442s.shtml
由同样贫穷的人并没有形成这样的人格来证明马加爵案应该归因于个体,这样的推理逻辑上并不成立。但很多人都这么来证明。呵呵。我的出身和马相似,初中时候就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感和报复意识(因为城里同学的欺负和对不平等的一些初级体验),幸运的是天性比较乐观开朗,后来这些阴影就渐渐淡去了。假使换成个性内向一些的人,也许问题就大了。
自卑的心理在我刚从农村到城里去读书的时候也是很强烈的,一开始表现是成绩下降,去打游戏,玩一些城里孩子玩的不要玩的东西,后来调整过来也就好了。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家境贫穷,还好成绩好,才可以平衡一点自卑感。直到读研究生了,经济能独立了才缓过来。我的幸运是性格温和,不然出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李教授的文章里有很多逻辑不通,过于轻率:
“当我知道他杀害的四个同学当中有三个是和他一样的贫困生后,我就觉得用贫困为理由解释不通。”
“马加爵杀了四个人,其中三个同学都跟他一样,是贫困生,如果因为贫困而杀,他就不应该杀贫困生。”
“首先,马加爵智商很高,偏重于理科,他喜欢学习有难度的科目。这意味着,他和某些学理科的大学生一样,对于人生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把人世间复杂的关系当作一种简单的、无情感反应的关系处理。”
而且,社会因素包含不只贫穷一项。
逻辑不通?
是的,我这么认为的。:)
孙一,你有网页网志什么的吗?
我觉得没有什么逻辑不同的地方
这个……我对网络技术一窍不通,不会做……呵呵
比如我引用的三个里面,头两个,为什么杀了贫困生就能排除贫困的理由?即使是因为贫困,为啥不能杀贫困生?第三个是过于轻率,为啥说理科生就“对于人生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把人世间复杂的关系当作一种简单的、无情感反应的关系处理。”哈哈,我注意这些是有点咬文嚼字。但我认为李教授也只是以她的专业为出发点,一面之词而已。
现在做这些已经不需要什么网络技术了,呵呵
这个教授估计是学文的。
为什么杀贫困生就能排除是因为贫困杀人呢?马并非为钱财杀人,他同被害人生前也没有多么严重的利害冲突。这就排除了图财和激愤杀人。如果说他是对社会的贫富不均和对自己的贫穷不满而走极端,那么他应该把愤怒发泄到那些比他富裕的学生身上,而不是去杀跟他一样的贫困生。
李教授并没有说理科生都是那个样子,而是说“部分”。其实部分文科生也会有另外的一些心理问题,只不过在这里没说而已。
贫穷给人的影响不并简单的是:图钱财,对贫富不均不满。
给人心理和性格上的阴影才是更广泛更深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