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与彩色
by Yan
刚有照相技术的时候,只能拍黑白的。人们想,要能拍出自然界里的五颜六色该多好啊,于是彩色照相技术也发明出来了。现在已经到了比自然更鲜艳的程度。
但黑白摄影一直没有被放弃。作为一种手段,不仅保留着,甚至时常成为风尚。
的确,黑白照片常常更有表现力。因为他色彩信息上的单薄,使得画面的结构性内容更显性。观赏者的注意力不容易被干扰,所以黑白照片表达更直接,更酷。
黑白与彩色,相当于数字与模拟信号的关系。黑白信号更易读取,传输也不易失真。但对于发烧友来讲,彩色是更具愉悦的。
黑白照片是功利的,抽象的;而彩色照片是好奇的。
拍摄黑白照片,或者把彩色照片转成黑白,然后示与人,相当于给观赏者视觉上做点手脚,削弱他的视觉能力,导致他部分残疾,促使他敏锐。:P (我们知道,残疾人往往在他保有的感官上非常棒。)
黑白还是彩色,常常取决于是想通过照片传递东西?还是仅仅愉悦人。
其实很多彩色照片也并非真实还原自然色彩啊,尤其是电影胶片更需要进行多次处理,我看过“英雄”和“魔戒”的制作前胶片以及制作后比较,简直就是生生调出来更高的saturation。黑白照片只不过是寻求反方向的视觉效果而已。大概无论什么景观现象,用胶卷影片纪录它,都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让观众身临其境的目的,摄影家们总会想要让最震撼自己的东西在作品上更加突出。
这样写出来就好像问为什么大家喜欢还是不喜欢junk food一样。
因为前一个帖子说:黑白并不值得特别推崇,所以这里针对黑白多一点。:)没有孰高孰下的问题。
计算机可以生成比自然界中更丰富,更鲜艳的色彩,通过处理,拓宽人的感官领域,好事啊。
jun,你说黑白和彩色哪个更是junk food呢?我觉得黑白更单一,目的更明确,它是junk food.
我家的DVD机刚好前几天坏了,不能输出彩色的信号,全部画面都变成了黑白,看着好痛苦,但让我想起来八十年代趴在母亲膝盖上看《渴望》。黑白的图片,给我比较直接的打动是怀旧感。
无论黑白还是彩色,都只是一种形式,要一种手段。就像无论是junk food,还是大白米饭,最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对于不关注健康,选择由口味倾向决定;对于关注健康多一些的人,会相反。
我是偏向只关心目的,不管过程的,呵呵,因此很少在选择面前为难。
你说为什么黑白图片会给人怀旧感呢?
偶尔我也有怀彩色旧的时候
单色调/彩色和怀旧都没有关系,现在就拿电影/摄影术举例,二者皆同业界技术发展保持紧密联系。而二者皆可以在“欺骗”你的眼睛时却给你提供“发现其他线索的机会”,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视频/图片呢,其实个人观点是眼睛都不算,因为至少我们的眼球取像时也会有时间的滞后。最后解释上次留言中的举例用的“junk food”:它一方面反映人的饮食需要,一方面也反映食物家的创造。原文中使用的举例还不够贴切,至少不用给技术上的两种表现形式用“功利”下定义。请指教
我看到黑白的图片就容易想起过去,不会是没有原因的。嗯,比如,简单属于过去,黑白色属于过去,我心里可能有这种印象。
桑椹的审美观应该是有“自然”这一成分的,呵呵,不喜欢特意。我大多时候也不喜欢。
这里的“功利”取得是其广义,或者说引申义。比如说我这个帖子也是功利的,它急于表达一些观点。对我来说,美好的艺术品是“无表达”的,它既是它自身。
好想用大富翁论坛的话说,多人接受答案了 🙂
这是行话?不明白哦:)
请问一下vitamin的DVD机是如何解决了彩色问题的?
p.s.我记得渴望是90、91年播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