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三病

by Yan

饶毅教授的这篇10月5日发表于科学网的《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事实上成功预测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文中提供了许多该领域的背景资料,非常值得一读。

另外,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到了“研三病”,很精辟。

现在,做科学研究的人很多,认识科学工作者的人更多。人们发现科学界很多人并不崇高。原来一些得奖的人不仅热衷于获得认可,而且为了得奖去做很多学术政治,有的不断和评选委员会拉关系,有的到评奖机构蹲点“合作研究”,有的贬低其他人工作。还有些科学工作者做研究纯粹为了利益,对学术不感兴趣,甚至造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样导致了我称之为的“研三病”:也就是一些水平相当于研究生三年级的人,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群体非常悲观,自认为看破科学界的红尘,愤世嫉俗,走向反面,认定为好奇而做科学的人早已灭绝,断言已经没有纯粹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家。

有些科学工作者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种病,看不到科学的美,看不到科学家追求美的品味和探索真理的高尚,这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科学研究、动力、动机,而且描黑整个科学界,甚至成为科学界的不良分子。

偶在相当于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也有这个阶段,看到不少教师间的斗争,觉得没有意思,甚至想离开学术界。直到毕业时,实在觉得念完博士不干这行有点可惜,才走下来的。

现在想来,还好当时没有跨出那一步,我自觉还是很喜欢干这一行的。

犯“研三病”的另一个原因是,进入研究生阶段,真正开始做科学时的心理落差:科学除了美和真理,原来还有这么多具体而微的事情要做。如果再有点眼高手低,就很容易会愤世嫉俗,犯点小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