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窗户的房间
by Yan
(提醒一下,如果你想到的是牢房的话,)这里没有窗户的房间指的是实验室。
我现在做实验的地方在地下室,空气流通靠一个日夜不停,嗡嗡作响的空调系统来完成。以前呆过的实验室,倒大多在楼上,但窗户常年关闭,而且用厚厚的黑帘挡死的。也许因为我是做“光”学方面的,所以见不得“光”。
这种经验并不只我一个人有,同事们一说起“实验室”“地下室”,都要会意地笑。
在这样的环境下做事,想象起来就是很郁闷的。其实也不见得,如果实验真的很有意思,就跟打开另一扇窗一样,风景也不错。
所以实验室不开窗还有另一层目的,帮助我们避开外部世界的干扰,专注于实验。在暗黑世界里找到光,那确实更美。想起刚做激光实验时,调出激光来那种兴奋劲了。
在格志这个“你做实验时听什么类型的音乐”的调查里,有大约一半人都选择了“不听”,这是合情合理的。音乐也是另一个“窗户”,而且和“实验”一样向内,两者弄不好就互相干扰了。除非这个“实验”只是常规性,采采数据之类,放放音乐可以帮助打发枯燥的时光。
听音乐激发实验灵感之类,也可能有,但比较少见。更多时候,放点背景音乐确实可以帮助调整情绪,心思静下来。
所以实验室没有窗户,是房间里太多“窗户”,已经太热闹的缘故。
同时贴于格志
对,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真正专注的时候其实是最爽的时候, 比度假到任何地方玩都要爽一百倍, 忘记了一切, 就连肚子饿吃饭都忘记了, 直到后来才觉得非常的饿, 更不会想要听音乐了. 不过出现这种状态的时候很少, 要是每天都能达到这种状态, 就爽死了, 估计也就会非常强了.
我好自卑!我没有黑咕隆咚的实验室!!!没有体会过真正专注的时候!!!!
想不到啊!我睡了懒觉,又吃了午饭,之后又喝了茶,又打了瞌睡,拖拖拉拉在洗衣机洗了衣服,扫了地,冲了阳台,吃掉一个好的旧包子,又扔掉一个变坏的旧包子,然后才在这里留言,时间竟然还是早上7:19!!
饭饭大概半夜两、三点就起来了吧,这里是德国时间。
”但窗户常年关闭,而且用厚厚的黑帘挡死的。“
我本科时国内的,现在国外的实验室都是这样,看来天下光学实验室真是一般黑啊!